杉树系统支教项目
2021年实施情况简述
一. 项目实施情况
杉树系统支教探索用长期专业系统的培训,用青年人的生命影响孩子的生命,发挥青年影响力,调动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共建教育生态,和社会共同探索教育公益的新模式。
在四川凉山,上海杉树公益基金会与西昌市教育主管部门合作,派遣支教志愿者配合解决当地师资不足问题。自2016年开始,杉树系统支教第一期派遣16名支教老师,支持2所学校,影响当地1500名学生,捐赠9600节优质课堂;第二期派遣36名支教老师,支持7所学校,影响当地5649余名学生,捐赠21600节优质课堂;第三期派遣56名支教老师,支持9所学校,影响当地7218名学生,捐赠33600节优质课堂;第四期派遣68名支教老师,支持8所学校,影响当地7862名学生,捐赠40800节优质课堂;第五期派遣75名支教老师,支持8所学校,影响当地5423余名学生,捐赠45600节优质课堂;第六期派遣84名支教老师,支持5所学校,影响当地3501余名学生,捐赠46200节优质课堂。在学校结合领导及老师的需求开展了校本课程及教研活动,支持学校校风建设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021年,是杉树支教在凉山扎根的第六个年头,结合之前的经验,杉树支教老师的规模在逐年增加,支教学校数量在慢慢减少,从最开始顶岗补缺支教1.0时代,杉树在向支教2.0迈进,结合社会公益资源和教育体制内的专业力量,尝试探索一条乡村教育共建之路。
二. 办学理念
在共建的道路上,杉树也在探索和当地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建立可复制的支教模式,其中包括学校的管理体系、学生的课程体系和老师的培训体系。
1. 学校的管理体系-建设彝族学生幸福栖居的美丽学校。
(1)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
杉树积极联结社会公益组织和企业资源。今年以来,学校的操场换成塑胶
场,为保证师生日常的教学用电和饮水健康,添置了净水器和发电机;教室里也是焕然一新,崭新的课桌椅,每个班有自己独特的班级文化,几盏不大明亮的照明灯换成了护眼灯具,昔日的投影仪也换成了先进高档的电子白板。
泉水基金会护眼灯具 系沃电子白板
泰豪科技发电机 山东塞利科膜科技有限公司净水器
(2)学校日常运营管理
在杉树支教进驻的一所村完小里,全校有一百八十多个学生,23位支教老师,只有校长是当地教育局公派的。结合当地学校管理制度和企业的管理办法,我们组建起了学校的管理建构,有经验的支教老师担任起了学校的教导主任、德育主任和行政主任,给每个岗位编写了详细的岗位职责,让学校各个部门正常地运转起来。
2.课程体系-培养“会生活、好学习、爱社会”的学生。
综合之前几年的支教经验,为了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杉树系统支教在第六年提出了“会生活、好学习、爱社会”的培养目标。针对于这样的培养目标,支教老师开齐了之前因师资匮乏未开设的国家规定素质课程,探索适合彝族地区学生生活场景的道法和生命生态课程,并结合当地民族特色开设了“月琴班”、“刺绣班”和“彝族经典诵读班”,同时建立了适用于当地的综合评价体系并试行。
3.培训体系-培育做“教育赋能、成己达人”的支教老师。
杉树支教老师招募时大多为非教育专业的志愿者,教育教学又是一项十分专业的工作,尽管支教时间为两年,老师们也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建立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专业和技能。
为此,杉树系统支教对外借助当地优质的教育资源,建立与优秀老师的师徒制关系,到西昌市教学、师资力量强大的小学进行跟岗学习,以及邀请当地优秀老师到支教小学现场指导、教授支教老师日常教学工作。与此同时,杉树系统支教内部开展同学科、同年级的教学教研活动,每年进行4次公开听评课。
三. 主要成效
在这样的办学理念下,西昌市教育局局长称,杉树支教支教的小学是“双减”政策下,民族乡办学的优秀案例;同年12月,同时组织了西昌市民族乡共32位校长参观学习了杉树支教支教的小学。
四. 七期招募
在杉树支教的第七个年头,上海杉树公益基金会决定招募50名支教老师补充进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周边彝族乡的小学,以支教的形式支持凉山地区的教育事业,弥补当地师资不足的情况。
截至2021年12月,共计404人报名杉树七期支教,14人通过第一轮电话面试,12人通过材料审核阶段。
五. 后续工作
1.借助和招募教学专业老师,完成基础教学工作。
2.建立完善管理体系、课程体系和培训体系,培育杉树自己的校长。
3.在教学场景中提升支教老师的能力,链接企业建立职场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