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述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属高海拔山区, 目前彝族居住区的乡镇、农村生活条件相对依然艰苦,致使多数乡村学校师资匮乏,教师工作负担重而聘请的本地代课教师流动性较大。
上海杉树公益基金会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教育主管部门合作,于2016年9月起在螺髻山学校和荞地中心校启动开展支教项目,以志愿者代替本地代课教师形式配合解决当地师资不足问题。杉树支教的志愿者也曾是受助的杉树大学助成计划学生,通过服务回报公益,让杉树公益在教育体系中完成善的循环。
二、受益群体
杉树支教所在学校的学生
杉树支教所在学校的老师
参加杉树支教的支教志愿者
三、项目目的
1. 减轻当地老师教学负担,给学校教师队伍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活跃教学氛围。
2. 补充支教教师---学校教师人员充足——教学工作相对稳定后,通过我们和学校共同努力逐渐给学生创造一个温暖、开心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①让部分有天赋读书的孩子走得更远,将来成才后反哺家乡;
②即使单就读书方面天赋差些的同学打好基础不至于在小学阶段因厌学辍学;
③提升当地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人数比率,也为学生自身将来外出打工或学习一门技术积累更多文化知识。
3. 支教派驻后,支教教师可以协助基金会监管、开展更多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及扩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良好习惯的其他辅助项目,更多惠及当地孩子。
4. 让支教的影响永远传承下去,不是只是派人去,而是让当地老师也能逐渐学会支教老师的一些创新教学方法。
四、项目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1、 短期目标:
1)解决大凉山地区教师不足;
2)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对学习的兴趣;
3)通过资金或者基金会为志愿者自身能力提升提供务实的协助方案、职业发展帮助,使优秀的志愿者自愿,并为自身负责,愿意延长支教一年。
2、 长期目标:
1)通过支教志愿者带去生活、行为、礼貌、品德等综合习惯教育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潜移默化影响整个学校乃至整个地区的教育氛围;
2)帮助彝族山区学校补充高素质教师,提升整体师资水平;
3)带动当地老师教学的热情;
4)通过支教志愿者,与各公益组织合作,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
5)通过杉树公益从高中助学,到大学助成,让受助者成为助人者,完成公益的自我造血和循环;
6)将支教项目延伸到比目前合作学校条件更差,亟需师资或新鲜教育空气的贫困山区;
7)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让杉树支教成为系统的学习与实践平台。
五、项目的实施阶段与时间表
11月-3月——支教志愿者招募宣传。
3月-5月—— 支教志愿者课程审核,面试选拔
5月-6月——支教线上培训,教育、教学、心理、个人成长,职业能力培训。
7月 —— 杉树领导力训练营培训、通用教学及教育培训,筛选淘汰。
8月 —— 支教岗前培训本地教学、教育培训、实践,筛选淘汰。
9月-1月 ——上学期 杉树支教志愿者环境适应、能力培训、学生成绩提升为重点。
11月 ——彝族年假
1 月——杉树支教半学期总结交流
3月—7月:以教学为主、学生综合信息资料传承及素质习惯培养兼顾。
7月-8月底,支教结业会,奖励、协助下一年支教志愿者的培训
六、支教招募要求
1、认同杉树支教的理念与系统,愿意共创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支教新模式;
2、至少2年完整的时间投入偏乡地区教育和个人成长;
3、坚持和贯彻“阳光、专业、共创、敬畏”的价值观;
4、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责任意识,吃苦耐劳;
5、身体健康且征得父母同意;
6、留存最新体检报告和无犯罪记录证明。
七、支教志愿者工作职责
1、完成学校教学工作,尊重接纳信任学生,陪伴学生成长;
2、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完成学校要求;
3、阳光敬畏地进行杉树支教相关的学习与培训,并定期提交报告;
4、积极配合基金会工作,准时高效完成;
5、担任新一期支教老师的辅导员,完成传帮带工作。
点击链接 查阅项目筹款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