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路上我们想不一样
循着孩子的呼唤和纯真的远方
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可以兼得
我们走在这条爱的路上
并不孤单
真心感谢一路上有你们
回顾已走过的
一切都值得
♣♣♣
杉树支教分享进行了六期,这一路走来非常感谢刘拓学姐、马龙醒学姐、王颖(颖姐姐)、史丽姐、刘茹梦、曾恩明博士、王亚兴、李瑞琦、向维、张君达先生(老爷子)、张宇松先生(麦爷)的分享,同时也感谢辛苦付出的其他所有人。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些真实和美好吧!
期数 | 时间 | 主题 | 分享人 |
一 | 3.6 | 驰骋青春@彩云之南 | 美丽中国2013-2015届支教老师刘拓 |
二 | 3.13 | 北大娇子的自我绽放 | 美丽中国2014-2016届支教老师马龙醒 |
三 | 3.19 | 颜值担当的乐活人生 | 最美支教老师 杉树志愿者王颖 |
四 | 3.27 | 行走凉山 | 杉树大学生刘茹梦 特邀嘉宾史丽姐和曾恩明博士 |
五 | 4.6 | 青春作伴 | 准支教老师王亚兴李瑞琦、向维 基金会工作人员杨宝龙 |
六 | 4.13 | 前辈看支教 | 杉树公益基金会理事张君达先生、张宇松先生 |
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每一期分享的具体内容:
(一)3月6日 驰骋青春@彩云之南
刘拓:
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人类学,大四保研人大,社会学硕士,是美丽中国2013-2015年的支教老师,现为ACCESS Health International项目经理。
第一期让青春驰骋彩云之南的刘拓学姐这样说道:“有能力做出选择;有定力享受过程;有魄力承担结果;做一个有趣的人,结识有趣的人,做有趣的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了寻找自我的意义和价值,选择了支教,获得了一段与众不同、无比难忘的人生经历 。支教成为了自己人生中很重要的印记以及别人认识自己的名片,觉得支教回来的人心底很善良,愿意信任自己。
现在在国际公益组织工作,负责摩登乐龄(Modern Aging)项目,搭建乐龄创业社区与平台,帮忙创业者在老龄产业的创业发展;同时参与医疗大健康领域的咨询项目。
(二)3月13日 北大娇子的自我绽放
马龙醒:
2014-2016届美丽中国的支教老师,201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专业,现在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力角镇力角完小教四年级数学。
或许在很多人的眼中,北大毕业后的她应该是一名优秀的工程师,挣很多的钱去改变生活,让爸妈幸福,这样才算正常。可是她说那并不是她想要的生活,毕业后她不顾众人的反对毅然选择去支教,追寻自我、实现价值。
很喜欢小朋友的马龙醒学姐想改变自己,收敛性格;让自己更加专业化、职业化,更加懂得人情世故,更加成熟。因为不知道自己真的喜欢什么样的工作,只知道想要帮助别人又让自己快乐,所以选择支教。
面对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学生的压力、语言和饮食的问题,她努力用真心对待。人生是一个不断充电的过程,知道自己缺少什么。无论你身处何地,只要坚定信念,不断学习进步和成长,都会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三)3月19日 颜值担当的乐活人生
王颖:
江湖人称“颖姐姐”,86年出生,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播音主持系,毕业后进入电视台工作,之后从事房地产工作,2012年到凉山州喜德县北山乡村小支教。
为了感恩回馈,做自己喜欢的事,颖姐姐选择了支教。她这样说:08年汶川地震后,我的家乡青川也是灾区,看到其他人无私的付出,我也想做点什么,之后的三年一直在做义工,直到12年决定进山支教。因为支教的付出可以给我带来快乐,是我喜欢做的事。
支教并不简单,想做不一定能做好。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反思自己是否适合支教,在各方面审视自己,觉得符合条件就报了名,之后选择了最苦最需要自己的地方支教。
虽然有生活不适应、语言沟通障碍、经验不够等的困难,但是要相信收获远大于付出,这是你们人生最宝贵的经历与财富。
(四)3月27日 行走凉山
❶史丽女士(史丽姐):
杉树计划发起人,杉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杉树计划主要是帮助大学生做职业能力的提升和自我认知的觉醒,成长的环境对一个人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在当今的中国,我们的原生家庭、教育系统、社会环境,这整个大的环境在我们的成长过程当中多多少少的都有对我们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要素的一种缺失。杉树为此又多做了两个项目:一是杉树高中助学项目(杉树高中班),到今年九月份大概会做25到30个杉树高中班;二是杉树系统支教计划。
做系统支教计划是为克服凉山的条件困难和当地老师的局限,促进孩子们持续成长。让杉树支教变成稳定、系统、科学、有坚持、有传承的事业,帮助我们合作的学校进行逐年提高的成长。经过一年、两年摸索之后,有效、快速、可复制地推广到更多杉树合作小学、中学、高中,真正地惠及更多山里的孩子。
我们在做的一件事情是真正地授之以渔。也希望参与杉树支教的老师,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用自己的生命去影响小的生命,用自己的生命去点燃那些渴望成长的心灵。
❷刘茹梦(杉树大学生):
华东政法大学大三的学生,杉树计划上海地区秘书处副秘书长,杉树计划全国协调处企业合作部部长,2015年10月全程陪同凉山俄里坪合唱团学生参加盛时·因爱盛放音乐慈善会;2016年3月与老爷子、曾恩明博士一同探访凉山。
茹梦说凉山给她的印象是贫穷、落后,但有孩子就有希望。
茹梦对支教有这样的理解:受教育给凉山的孩子们多一种选择,这些孩子不一定都会走出大山,也不一定走出大山一定都是好的。他们都有自己的选择,通过读书、教育,让他们拥有选择的能力,而非被命运抛弃、被命运选择。我希望在这一年中,让孩子们感受到爱,在这个很重要的人生阶段,感知到爱才会有爱的能量。对自己而言,这也是人生中最独一无二的记忆,在自己青春路上有过这样一段回忆。
❸曾恩明先生(特邀嘉宾):
杉树支教策划师,美国北爱荷华州立大学产业训练博士国际高管教练(SCC)、项目管理师(PMP)现任:宏品数位董事长,台湾世新大学特聘教授、圣约翰科技大学校友总会长。历任具25年历史的中华保险服务协会理事长,圣约翰科技大学校友总会长。
杉树支教不仅促进支教老师的成长,而且有利于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通过支教这样的机会,你能够完善自己,圆满你的人生,而这一年的支教经历能够成为你一生的回忆,永远的勋章,有谈不完的资料和故事。教学相长的积极作用在于在帮助别人之前要先帮助、完善自己,才有能力帮助别人。有句话叫“教学相长”,所以在教之前必须要先了解透这些东西,而在教的过程中将会是一个更有效的学习过程。
对孩子们的教育要从根本上潜移默化,真正的公益是让当地的人们能够独立,有能力奋发向上。支教“本土化”是让当地人来帮当地人,形成一个循环,我们在当地也有这样的班,培养了很多的同学,他们也会成长,在他们成长到一定程度上,我们也鼓励他们回到故乡,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把我们的人抽出,到其他的地方去再进行这样的事情。通过这样的努力,能够真正的帮助他们,慢慢渗透产生影响,逐渐成为一个良性的循环。
(五)4月6日 青春作伴
❶王亚兴:
上海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四毕业生,杉树支教宣传管理项目组文字编辑。我为什么去支教?这源于感恩回馈的心愿、经过思考的人生选择和收获远大于付出。她这样说道:“行动是唯一能把梦想实现的方法,否则只是幻想。支教用一年的时间收获了自身的成长,收获了友谊,收获了小朋友的关爱,只要自己用心我想可以。”
❷李瑞琦:
北京工商大学法学专业,北京杉树计划秘书处秘书长,协调处教练部部员 。
决定去支教我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她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进行,倾听了自己内心的真实声音,经过思考做出了决定,并搜集各方面信息取得了家人和学校的支持。
❸向维:
中央民族大学英语专业,杉树计划全国协调处行政财务部部长。
支教,需要准备些什么?她在教育方面阅读关于教育、心理学以及当地社会的书籍,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在个人成长方面从精神、技能和身体上入手,让自己尽可能得到全面的准备。
❹杨宝龙(杨哥):
杉树公益基金会工作人员,曾参与过凉山支教
杨哥为我们的小伙伴们解答了问题,详情见《杉树支教|分享会之问题集锦。
(六)4月13日 前辈看支教
❶张君达先生(老爷子):
杉树支教计划发起人,杉树公益基金会理事,所有珍珠生、杉树生心中的男神,曾21次探访凉山。
凉山支教与其他地方支教有所不同,所面对的孩子与云贵地区会有区别。
老爷子说道:教育很重要,可是教养也是很重要的。支教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本分事情,对孩子有帮助。支教让学生学习成绩进步,精神面貌有改变,持续下来会有很大变化。最大任务是用我们优良师资帮助他们,帮助孩子们打开一扇门,小学毕业成绩好可以读初中。今年九月份会在凉山办初中杉树班,成绩好的可以到初中杉树班,初中毕业后可以到西昌高中杉树班,这样教育就连贯起来,就能给孩子们一个机会。
老爷子还说:我们要有正面阳光的能量。我们在网上可以写东西,但文字、照片不要煽情,不要有负面批评。我们是帮助他们,不是跟他们对着干。写微信、微博要特别小心,写的东西要正面阳光,对孩子有帮助的。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成绩进步,有教育有教养。我们不是做村官的,也不是做批评时政的。
我们要做良性循环的支教工作,两年、三年后可能要到山里面去,事实上,山里的孩子更需要我们。不要自我膨胀,谦虚做好工作,建立一个典范。
❷张宇松先生(麦爷):
杉树公益基金会理事,热爱公益的“骨灰级”高管猎头,杉树计划企业合作项目全国负责人。
麦爷从人才发展方面和教练方面来看支教,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或者任何一个人都想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从德来说:大家愿意考虑我是不是去支教这件事说明大家很有爱心,真正去做支教是把爱付诸于行动。想要成为一个有爱的人和真正能成为一个有爱的人是有很大不同的。很多事是靠脚,而不是靠嘴。爱不仅仅是用来感动的,而是用来行动的,只有行动才能让我们成为一个有爱的人。通过做支教让我们真正成为一个有德的人,而且德在行动中。
从才来说:在支教过程中可以培养很多能力,在处理与当地关系、与陌生环境事情的关系、面对困难能否坚持住,这个过程中的能力在企业是很需要的。专业技能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通用技能,比如团队合作精神,愿意帮助支持别人、有爱心,对很多事情有恒心有耐心。财富方面,不会发大财,也能发点小财。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城市看似工资高,工作光鲜,但生活成本很高,生活很辛苦。凉山支教做一年有补助、奖金,可以积小财。
从教练方面看,总结为十二个字---看得清,干的久,忍得住,会享受。看清楚支教这件事,明白支教的目的;安排好时间、精力、资源,处理好各种内在、外在的变化;支教过程中碰到各种各样的事情,要忍得住,用正面的能量感染更多人;做支教乐在其中,学会享受自然和人的美好。
ღ
再次感谢六期分享会的所有嘉宾
笑靥如花的刘拓
自我绽放的马龙醒
美丽心善的王颖姐姐
充满爱心的刘茹梦
感恩回馈的王亚兴
理性感性并存的李瑞琦
绝对行动派的向维
为公益跑步助力的杨哥
为公益出谋划策的曾博士
永远年轻的史丽姐
坚持用自己力量改善教育的张君达先生
骨灰级高管猎头张宇松先生